何藩 磨練與修為之道/羅卡
在香港,何藩一直都有着雙重身份;一個是藝術攝影大師,另一個是色情電影名導。前一身份地位早在 1950 至 1960 年代他的年青時期已然確立。在國際得獎無數後,1961 年他轉向電影界發展,遂以演員、導演的身份出現,攝影大師身份成了隱性。此後三十年、他執導了長短影片近三十部,有實驗性的自主製作,有很商業化的搞笑加艷情喜鬧劇,有專注感官刺激的色情片,也有不少比較嚴肅的倫理愛情片,對當代人際關係暴露諷喻的情慾片,乃至把背景設定在古代或近代的偏遠山村,認真探討靈與慾、傳統道德規條和個性解放相衝突的文藝片,不一而足。卻往往被評論和觀眾標籤為「色情片大導」,只突出了他的某些作風,而忽視了他的整體追求和不同階段的變化,我以為這並不公允。
就在他完全息影的千禧年後,他對藝術攝影的貢獻再度獲得國際認可,他在攝影作品中凝聚的香港情、香港景又再受到高度讚賞,專書出版和專題展覽相繼舉辦,相比之下,他在電影方面的成績卻得不到應有的注意。因此,我向 REEL TO REEL INSTITUTE 建議在 2021 年舉辦何藩的專題影展,較全面的整理重修他的作品並公諸同好,俾使有志研究者對他的從藝歷程和作品成績有更全面的了解、探索。此議得到贊成,該機構的龔秋曦女士、劉嶔先生及會內同道去年起展開籌備。此時適遇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的陳智廷博士正在計劃研究何藩早年的實驗電影,而經理何藩攝影作品的 Blue Lotus Gallery 主人 Sarah Greene 女士也在籌劃為何藩編印新書,紀念他的九十歲生忌。在互動協作下,「再現.重構——何藩的文藝艷色」遂定於 2021 年 10 月推出,成為紀念活動的一部分。
以往有不少評論者以觀賞何藩的攝影作品的目光去看他的商業影片,自不免有所失望。我覺得若能先看他六十年代帶實驗性的獨立製作(有短片也有長片),再看他初當商業片導演的首作《血愛》(1972),然後循序漸進看他在七八九十年代不同階段、不同類型影片,也許會較好了解到何藩從攝影過渡到電影,從精緻藝術過渡到通俗藝術的心境,所遭遇的挫折與磨練,以至他在電影事業上追求甚麼,為此他作了怎樣的努力和妥協,又得到怎樣的成果。要建立這樣的研究態度需要一定的條件和資源,可惜目前尚未充份。比方直到現在仍然無法找齊他的全部影片,即使主要作品如《花劫》(1982)亦難以看到,不少流傳的拷貝已呈殘破。很幸運,今回能找到散失多年的獨立長片《迷》(1970 年法國公映),但在英國某影展得獎的短片《離》(1966 年英國公映)則仍不知所蹤,連圖文資料也很少。要研討他的創作歷程、背景,還須大量翻查當年的一手資料,這會是項繁重的工作。無論如何,何藩電影創作的研究是重新發動了,期望能持續下去。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香港一些熱愛電影的文青圍繞大學生活電影會(簡稱大影會)進行了多樣的電影活動,欣賞研討之外也自行拍攝實驗短片,並組織公開的發表會,何藩亦有積極參與。他的自主拍攝比我輩早了幾年,成績也更先進,因此成為請教的對象,亦自此成為好友。每逢他有新片公映必徵問我的觀感意見,私下也討論到他以後如何走下去。七十年代可說是香港改革開放的年代,此前的影禁大門打開了,但如何闖出一條新路還須努力。電視台出身的新秀在 1978、79 年間翻起新浪,實踐他們崇慕的西方現代電影美學和技巧,加上對本地現實的批判式反應,得到年輕觀眾的支持,而其市場價值則在於活用時空的節奏、影像去表現活在都市當下的感覺,產生比以往更真實濃烈的生活感,或者應說是普遍存在於社會人際關係的迷惘、狂亂與「暴力感」。其實何藩七十年代影片的世俗性也是如此,只不過,他所表現的主要是都市人際關係的「性感」:性的迷惘、紛亂、狂暴。起初,他嘗試以女性的胴體美和性愛美作為賣點,進行他對形式美、意境美的實驗,但票房顯示:單單表現色和性的美感並不能滿足市場要求,還要加進低俗笑料,色情、狂暴、煽情……再走下去,對性的剝削利用將永無止境。其間他負上「色情片大導」的虛榮枷鎖,定然不斷受到世俗和市場壓力的磨難。但他頗有自知之明,八十年代後的作品就更多對情慾的透視反省,歸結於《浮世風情繪》(1987)就是擺脫欲念和世俗的羈絆,始得修成正果。
何藩在藝術道路上也如他影片中的主角那樣不斷受到誘惑試探,在靈與慾間擺動。九十年代移民美國前仍禁不住《我為卿狂》(1991),乃致抵受不住《三度誘惑》(1990)、《四度誘惑》(1991)。但從他的《浮世風情繪》和晚期作品《罌粟》(1994)彷彿看到,他的美學追求也從西方式着重自我表現轉向東方式自我內省,以達致心境的平和,也就是回復初心、回返自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