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桑堤艾格曼在她1996年為法國電視台製作的 (Chantal Akerman by Chantal Akerman)中,談及一個她曾經醞釀的拍攝題材,關於一個風雨不改每天打太極的女子的故事。這意念受她一個每日晨運的鄰居所啟發,她更認真地相信,她可以此拍到一齣「有趣而令人捧腹大笑」的片子。
可惜此題材從未落實成影片,亦永不會開拍,因艾格曼已在2015年10月5日離世,享年65歲。緬懷她生前幽默地去尋找靈感的方法,我們可窺探到她的種種:她或會刻意從惡作劇中求新,或會透過時空的相互影響來蓄意帶出平淡人生中的戲劇性及顛覆性的意義。可要記得,她最名留青史的作品,正是一齣長達三個半小時,描述主婦在狹小的單位內的生活日常的電影。
當然,艾格曼的作品不僅是挑戰形式主義的嚴峻實驗。而她的個性與藝術家身份,更遠較她的著名作品所呈現的面向更為精細複雜。在艾格曼長達半世紀的職業生涯中,在她的忠實追隨者和長期緊密合作的夥伴眼中,她是個熱情而慷慨的人,並具個人色彩的有趣特質。
此小型回顧展命名為「眼(有)所見•心(無)所屬」,是深植於艾格曼導演作品的課題。在2011年和法國影評人Nicole Brenez的對談中,猶太裔的艾格曼說她曾經看著路上的正統派猶太人,心中湧起了「尋找歸屬感」的慾望。縱然艾格曼說這感覺很短暫,但這種歸屬的慾望,卻有違她一貫引以自豪的「身心無處所屬」的叛逆態度。
即使被視為女性主義及同志電影的先驅,艾格曼一向堅持她並非拍攝「女性電影」,而她也一直不許自己的作品在同志電影節參展。然而在一片的製作手記中,她在全女班的製作人員名單前卻列明這一句:「經刻意選取,團隊成員主要由女性同工構成。」
她在藝術創作中和自己個人身份的種種矛盾與糾葛,正好彰顯了她對單一屬性說不的決心。她是生於大屠殺倖存家庭的猶太裔女生;是在異性戀霸權兼男權當道的電影圈中的同志女導演;也是逾越電影與視覺藝術常規與禁忌的藝術工作者。因此,艾格曼的電影作品是藝術美學的突破,也是社會公義的號角,並對瓦解固有理念,否定大論述作親身示範。
正因為艾格曼拒絕規範、跟風或空喊口號的風格,其作品的影響力從不受時空的限制,形神不朽,歷久仍具鮮活的氣息。她上承歷代電影啟蒙者,而啟發世界各地風格迥異的同代或下一代的電影導演。
在的獨白中,艾格曼承認她的電影都是環繞幾個主題。語言、紀錄片、小說、猶太人和十誡中有關造像的第二誡,這五項元素就構成了她的所有作品。是次回顧展,也因此不以編年為體,並順隨五個代表着艾格曼電影的概念去進行選片。
「藩籬之內」是關於揭露壓抑的身體與情感。「漂流於外」透過真實與想像的人物,探討擺脫歷史與社會規範的羈絆的可能性。「情慾迷」是艾格曼的大膽解剖,微觀慾望的本質,檢視渴求與壓抑的細節。「見證者」不作個人回望,轉而以同理心去翻閱他人傷痛的一頁。「韻與律」是展演日常生活與規律,如何在艾格曼的編排下變成動人的節奏。 艾格曼和她媽媽的愛恨糾纏對其創作影響甚深,影展會以「致母親 」 中兩部影片作出探討。
艾格曼即使成就非凡,本地影迷對她作品的認識仍遜於其他同代的導演。誠望「眼(有)所見•心(無)所屬」讓更多觀眾認識到艾格曼的作品。是次回顧展,得到比利時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館的支持,我們在此深表謝意。我們同時也向Claire Atherton特別致謝。她是艾格曼生前的長期合作者,也在戰友身故後極力維護和推廣其作品。在她的協助下,促成「眼(有)所見•心(無)所屬」回顧展,讓艾格曼作品可再次在熒幕上活現。
徐匡慈
百老匯電影中心總監